人体三道防线共御HPV病毒
发布时间:2016-06-19作者:南京优嘉病毒疣医学研究所
  低危型HPV感染可能会引发肢体末端及特殊部位出现一些疣状物,而持续性的高危型HPV感染,则有可能引发宫颈细胞发生异常改变。如不及时处理,或可使宫颈产生癌变。
  
  “全世界范围内,女性生殖道是接触性传播疾病病原体如HPV、HIV的首要部位。”李芳介绍道。
  
  她同时介绍,生殖道的解剖结构和生物屏障具有先天的防御机能,可阻止入侵的微生物,防止疾病发生。
  
  具体而言,生殖道有三道防线。第一道防线包括物理屏障和生物屏障。其中,物理屏障指生殖道完整的复层鳞状上皮,丰富的糖原可抵御微生物,包括HPV入侵。生物屏障则指黏膜分泌的黏液覆盖上皮表面,黏液中含有能中和杀死入侵微生物的先天性和应激性免疫因子,因而可防止感染性疾病和入侵的微生物。
  
  第二道防线是子宫颈组织中含有的丰富生物活性蛋白质和免疫因子,可以参与抗病毒的免疫反应。当子宫颈黏膜表面完整性遭到破坏,HPV乘虚而入并引发感染时,上皮层强大的免疫系统就会发挥作用。
  
  “HPV感染后,约80%的病毒可在半年内被机体的免疫系统自然清除,而当机体存在免疫缺陷或抵抗力下降时,会导致HPV持续感染。”李芳指出。HPV持续感染可能导致宫颈癌前病变发生。
  
  此时,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,包括机体的染色体监护和修复系统启动,机体仍然有清除病毒的机会,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(LSIL)也可以逆转。
  
  “机体的免疫功能持续下降,疾病进一步发展,将突破机体的第三道防线,导致染色体受损,病毒基因整合,抑癌基因破坏,蛋白互作网络破裂等,宫颈癌前病变(HSIL)和子宫颈癌发生,疾病此时不可逆转。”李芳说。